叶枫李清小说第33章节:
想到陶渊明依赖妻子,六个孩子也不成器,最后活生生的饿死了,诸葛亮直摇头。
连归隐都不会。
先要打出名声,让别人知道你很有才华再去归隐。
时间长了百姓和权贵自然会花钱请你做事,写写文章,写写诗,教学生等等。
这样才能养活自己和妻子,这种道理都不明白。
“诗写得不错,但文学作品又不能反映出人品和能力,要不然许多著名诗人也不会怀才不遇了。”
“能写诗不代表能管理国家。”
“部分诗人连科举那关都过不了,连考公都考不上,还让你当官可能吗?
“四书五经理解了吗?策略会写吗?时政议论会分析吗?遇到事情会解决吗?”
“光靠诗写得好没有,本身要有能力。”
“有本事像辛弃疾一样证明实力,或者像黄巢一样。”
“不要嘴上逼逼,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才华。”
“还有很多官也和陶渊明一样,突然辞官归隐田园了,开始写诗了。”
“放着好好的官不去当,跑去种田。”
“在诗中抒写自己怀才不遇,喜欢自然的风光,享受美好的田园生活,抒发一下自己对国家的深厚感情。”
“你们说为什么。”
观众也是一脸疑惑,这个问题他们还真的没有想过,李诗雅回忆高中老师所讲的内容,道:“官场太黑暗了,不屑于和他们同流合污,想要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。”
旁边马上就有人反驳道:“当官才不会被人欺负,连当官都难以安逸,归隐田园怎么可能安逸。”
“不怕当官的来压榨是吧?”
“他们拼了命的读书科举,考上了却辞官,前面那么努力读书干嘛?”
“考不上就说怀才不遇,考上了就说官场太黑暗了,我不屑和他们同流合污。”
“真是有趣。”
此话一出,观众笑声一片,讨论声也起来了。
“这就是文人,给自己找借口。”
“不能这样说,文人的身子骨较软。”
“子孙的未来怎么办,父母的养老怎么办。”
“对啊!哪怕不为自己想想,也要为子孙的未来想想。”
“难不成等以后和陶渊明一样儿女都不成器,最后活生生饿死了。”
李诗雅也是微微一惊,对啊!华夏人最看重的就是给子孙后代创造好的条件,他们辞官了,子孙也就没有办法享受权力带来的便利了。
乡下可不比大都市,教育资源相差太多了。
古人也好奇到底为什么,当官是他们逆天改命的唯一机会,也是改写家族命运的机遇。
多少家庭穷尽一生都无法培养出一个当官的人才,他们就如此轻易的放弃了。
凭借真本事上位的官员嘴角露出不屑,谁不想当大官,谁不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
张居正表示,官场黑暗怎么了,去改变啊!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官场不就行了。
海瑞表示,官场黑暗怎么了,去把皇帝和百官的遮羞布扯下来,让后世唾骂他们。
叶诗琪:“那老师你说为什么。”
叶枫淡淡一笑,道:“很简单,在官场混不下去了,得罪了人再不离开连最后的体面都没有了。”
“他们能当上官才华一定有,但是在官员之中不出众”
“好比他们高考数学一百三,去了北大数学系一点都不出众。”
“不能说他们没有才华,只能说帝国没了他们,马上就能找人顶替他们的位子。”
“我承认有少部分人真的厌恶官场离开了,但我不信是为了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而辞官。”
本章节简介:
剧情介绍:诸葛亮摇头认为陶渊明不会归隐,应先打出名声再归隐,这样可被请去做事养活自己和家人。还指出诗写得好不一定代表人品和能力,部分诗人连科举都过不了,不能当官。很多官员辞官归隐田园后在诗中抒发怀才不遇等,观众对此展开讨论,有人认为是官场黑暗,有人反驳。李诗雅意识到文人辞官对子孙不利。叶枫表示古人辞官原因很简单,是在官场混不下去得罪人了,他们虽有才华但在官员中不出众,帝国没了他们能马上有人顶替,他承认有少部分人是真厌恶官场,但不相信都是为了田园生活而辞官。 -